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國科發火〔2016〕32號)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國科發火〔2016〕195號)有關規定,現將江蘇省2018年第四批1178家企業擬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名單(詳見附件)予以公示,公示期為10個工作日。
在App時代,如何做才能使得投入大量資金研發出來的App得到更好的保護?這是很多創新型企業特別關心也特別頭疼的問題。今天我們將從專利、商標、版權的三個方面分析App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
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2019年度第一批入庫企業名單
高新技術企業采取常年申報、集中受理、定期評審的方式,省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集中受理各市、縣科技局、國家和省級高新區報送的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材料,受理截止時間為:6月28日、7月31日和8月30日,申請企業可根據實際情況自主選擇申報批次。企業向所在地科技局提交申報材料的截止時間以地方通知為準。
江蘇省2019年第一批擬更名高新技術企業名單公示
近日,國知局發布了最新的專利收費標準,自2017年7月1日開始執行
為貫徹落實《南京市“十三五”知識產權發展規劃》(寧政辦發〔2017〕27號)及《南京市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2018-2020)》(寧政辦發〔2018〕83號)文件精神,全面提升區域自主創新能力,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關于進一步提升專利申請質量若干意見》(國知發管字〔2013〕87號)文件要求,設立知識產權專項資金。為加強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特制定本辦法。
江蘇省2018年第八批擬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名單公示 根據《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辦法》(國科發政〔2017〕115號)、《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工作指引(試行)》(國科火字〔2017〕144號)等有關規定,現將江蘇省2018年第八批1229家擬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名單(詳見附件)予以公示。
我國目前正大力發展國家高新技術實力,扶持和鼓勵企業的發展。很多地區針對高新技術企業也制定了非常好的獎勵政策。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正是高新技術企業申報中知識產權部分的重要內容,屬于分值最高的Ⅰ類知識產權。
2019年各地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時間(部分省市地區)
江蘇省2019年第五批擬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名單公示
英國國會通過了關于專利費用調整的立法。英國專利費用將上漲超過一定權利要求項的,應繳納新費用。據悉該立法將在2018年4月份開始實施。
2017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存在的7大問題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提升,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決定延續集成電路和軟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吸引國內外投資更多參與和促進信息產業發展。
江蘇省首次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獎勵不低于30萬!江蘇省推進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通知全文發布!
市科技局關于發布《2019年度南京市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申報指南》及組織項目申報的通知
345計劃,創新團隊,海外高層次人才,人才引進計劃申報
省科技廳關于組織開展科技企業上市培育計劃2019年度入庫企業申報工作的通知
根據省工信廳《關于組織開展2019年度省星級上云企業認定工作的通知》(蘇工信企信[2019]161號),經企業自愿申報、各區初審推薦、專家評審等程序,擬認定江蘇東大集成電路系統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等79家企業為2019年首批江蘇省三星級上云企業(南京地區),具體名單見附件。
創新券主要用于企業研究開發過程中購買檢驗檢測、技術認證、資質認證、技術轉讓、知識產權以及購買龍頭企業開放科研設施與儀器設備服務發生的支出。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最新“雙軟企業”獎勵政策:對新認定的“雙軟企業”一次性給予4萬元補貼。對當年獲得的軟件產品,每件給予2500元獎勵。對新獲得國家、省、市名牌軟件產品或質量管理獎的企業,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5萬元獎勵。對新通過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資質認證4級、3級、2級、1級的企業分別給予1萬元、2萬元、3萬元、4萬元的補助;對新通過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三級、四級、五級認證的軟件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5萬元、10萬元、15萬元。由低等級向高等級升級的,獎勵其差額部分。 詳細政策文件內容如下:(信息來源:南京市人民政府官網)
江寧區促進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意見
為進一步提升全區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水平與核心競爭力,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激勵作用,根據國家和省、市有關政策文件精神,結合江寧實際,制定促進全區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意見。
一、促進產業規模提升
(一)對新引進的軟件項目,凡項目投資額在500萬以上的(不含購地費用),兩年內按照不超過年度實際投資額3%的比例,給予落戶資金補助,最高補助額不超過50萬元;對投資額在1億元以上的項目,實行一事一議的方式進行補助。對園區、街道引進世界500強和國內百強軟件企業,待企業領取營業執照后,分別給予項目引進單位20萬元和10萬元的招商補助。
(二)鼓勵軟件人員和軟件創業團隊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產品來我區創辦或以入股等方式投資企業,軟件技術成果實現產業化的,按照企業規模給予不高于10萬元資金扶持。
(三)對軟件業務收入達100萬元,且連續兩年增幅在40%以上的軟件企業,視業務收入規模給予10萬元以內獎勵。
(四)對首次進入年度全國軟件業務收入百強的企業或“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件企業”,獎勵30萬元;對首次進入省軟件業務收入20強的企業或“江蘇省規劃布局的重點軟件企業”,獎勵15萬元。以上分檔實行差額和從高不重復享受。
(五)鼓勵擁有軟件產品證書和專業團隊的工業企業分離組建新的軟件企業,在領取營業執照并實現軟件營業收入的當年,給予10萬元獎勵。
二、促進創新能力提升
(六)對新認定的“雙軟企業”一次性給予4萬元補貼。對當年獲得的軟件產品,每件給予2500元獎勵。對新獲得國家、省、市名牌軟件產品或質量管理獎的企業,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5萬元獎勵。對新通過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資質認證4級、3級、2級、1級的企業分別給予1萬元、2萬元、3萬元、4萬元的補助;對新通過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三級、四級、五級認證的軟件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5萬元、10萬元、15萬元。由低等級向高等級升級的,獎勵其差額部分。
(七)動漫企業原創2維動畫片在地市級、省級和國家級電視臺播出的,分別按照每分鐘不高于500元、1000元、1500元,最高不超過20萬元給予獎勵;對3維動畫,獎勵標準提高50%。在多個電視臺首播的,則按從高不重復原則給予獎勵。對已享受過獎勵,后又在高一級電視臺播出的,給予差額獎勵。對經批準出版發行及放映的原創動漫電影,給予每部每分鐘1000元的獎勵。對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正式上線運行的原創網絡游戲產品,根據其用戶數、在線人數等綜合數據,每款給予10—15萬元的獎勵;對獲國家有關部門推薦的原創網絡游戲產品,每款給予15萬元的配套獎勵。
(八)鼓勵企業主持、參與制訂國際、國內標準,對主持制訂國際、國家、行業標準的企業,一次性分別按標準項目獎勵30萬元、20萬元、10萬元;對參與制訂國際、國家、行業標準的,按排名順序,一次性對我區內前2名企業分別按每家20萬元、10萬元、5萬元獎勵。對新擔任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的企業,一次性獎勵20萬元。
(九)對正在研發的軟件產業重點項目,具有創新性、市場競爭力強,對我區軟件產業發展有較大帶動作用,能產生顯著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經專家組評定后,每年擇優給予10-20萬元的經費補助。
(十)對當年獲得省兩化融合(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示范企業或省級兩化融合重點項目的軟件企業給予10萬元的獎勵;當年獲得省試點企業資格或市兩化融合重點項目的,給予5萬元獎勵。由低級向高級升級的企業,獎勵其差額部分。
三、促進載體建設提升
(十一)鼓勵企業建立工程技術中心、研發中心等技術平臺,對被新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和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和軟件企業技術中心的軟件企業,分別一次性給予20萬元、10萬元、5萬元獎勵。由低等級向高等級升級的,獎勵其差額部分。對經批準當年設立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的軟件企業,一次性給予10萬元的建站補貼。
(十二)鼓勵各街道和開發園區創辦軟件和動漫產業園、孵化園區,經區軟件產業主管部門認定后,對入駐企業前三周年內的房租,按照實際交納房租總額的50%進行補助,同一企業年補助額不超過10萬元。
四、促進服務保障提升
(十三)鼓勵企業和區內部門利用軟件博覽會等平臺進行宣傳推介,對參加區政府組織的國內外軟件知名展會的企業和區內部門,給予參展費用20%以上的補貼,單次補貼不超過10萬元,且同一企業和區內部門在同一年度內享受補貼不超過2次。
(十四)鼓勵企業與高校或其他專業機構建立聯合實訓基地,對年度實訓人數在100人次以上,有具體實訓計劃并報區軟件主管部門備案的,按照我區參訓人員經費的一定比例,給予年度最高不超過10萬元的補助。
(十五)鼓勵企業牽頭與同行業企業組建行業軟件產業聯盟,加強相互交流與合作,共同提升創新能力。對牽頭組建軟件產業聯盟的,在組建完成當年給予10萬元經費補助。
(十六)企業為擴大生產規模、提升產品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購買知識產權、專用設備等融資貸款,按照貸款利息的50%給予貼息,單個企業年度最高不超過10萬元。
五、附則
(十七)本政策的享受對象為全區各街道、開發園區、部門,在區內注冊并依法納稅的軟件企業或動漫企業、相關機構,并按期進行軟件業務網上填報,納入全區軟件統計范圍的單位。
(十八)政策兌現申報為一年一次。由申報單位填寫申請表并附佐證材料,經所在街道、開發園區及相關部門審核認定后報區工信局。區工信局會同區軟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及專家組進行評審;區工信局會同財政局將評審結果報區政府審批;區財政局根據審批結果負責資金兌現。
(十九)同一企業、相關機構在本政策四大類中選擇符合申報要求的一條申請資金支持,各大類之間的扶持政策不沖突。實施過程中出現與區其他扶持政策重疊交叉時,可從優但不重復享受政策扶持。對江蘇軟件園規劃布局內的重點企業,其享受的扶持額度可有不超過5%的適當放寬。項目扶持資金在區政府每年設立的軟件專項資金限額內擇優兌現。
(二十)對企業獲市項目專項獎勵并需區級財政配比的,經區有關部門認定后給予資金配比,但不再重復享受區級扶持政策。
(二十一)本政策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附件2:
關于申報2018年江寧區促進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的補充說明
為進一步推動江寧區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經研究,在原政策條款的基礎上進行補充說明。
一、《江寧區促進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意見》第2條中“軟件技術成果實現產業化的,按照企業規模給予不高于10萬元資金扶持”,其中“企業規模”需于2017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0萬元。其他要求不變。
二、《江寧區促進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意見》第9條,申報主體若為成立5年以上(含5年)企業, 2017年主營業務收入需達800萬元,項目總投資額不低于300萬元;若為成立5年以下企業,2017年主營業務收入需達300萬元,項目總投資額不低于150萬元。項目開始時間應為2016或2017年度,原則上2年內完成并申請驗收,驗收未通過的不得申報下一年度該條款。第9條中需提供的“軟件研發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格式按《軟件研發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提綱》(附件4)編寫。其他要求不變。
三、《江寧區促進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意見》第10條申報條款調整為“對列入省級及以上認定的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一次性補助5萬元,對通過省級及以上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的企業一次性補助15萬元。”
四、對在第三屆“i創杯”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決賽中獲得三等獎(含三等獎)以上的的團隊或企業,半年內落戶江寧區并有相應產出業績的,江寧區給予扶持資金,一等獎20萬元、二等獎10萬元、三等獎5萬元;對進入決賽但未獲獎的項目,半年內落戶江寧的,根據項目內容,酌情給予5萬元補助;以上項目后期將優先推薦申報市級以上專項資金補助。
五、鼓勵建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平臺具有固定場所、科技儀器設備及其他公共服務資源,且用于提供公共技術服務的儀器設備及軟件總價值達到200萬元以上的,主要面對軟件企業服務,有穩定的服務收入來源的,一次性給予20萬元獎勵。
暫無信息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16 南京暢科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蘇ICP備16015823號-1 蘇公網安備 32011402010132號
上海總部: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鎮安智路155號236-237室 | 電話:021-59948002 | 郵編:201805
南京分部:江蘇省南京市雨花臺區玉蘭路99號明發廣場 | 電話:025-86522955 | 郵編:210012
北京衛智暢科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